付小龙教授在第六届国际听觉科学与医学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做科研要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踏实进取,摒弃浮躁之心,避免短平快,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一路长虹。”这是百度开云体育app(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院长付小龙做客教授茶座时写给学子们的话。
作为老年性耳聋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的带头人,在罹患老年性耳聋的人数达4000万,却只能以助听器治疗的背景下,付小龙从2015年就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研究,十年磨一剑,于他而言,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十年磨一剑
向科研前沿一步步迈进
老年性耳聋是最常见的慢性老年人感觉障碍,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高频听力下降。付小龙介绍,耳聋患者中有一半为老年性耳聋。研究发现,重度老年性耳聋患者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5倍。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老年性耳聋仍是许多人的困扰。耳聋和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年老后耳聋发病率会大大增加,这点在有过从农村去城市打工经历的人中格外明显。
对于付小龙来说,选择走上老年性耳聋治疗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因家族中有人深受耳聋困扰,大学毕业后,付小龙坚定地选择了听觉研究方向。“为了做好耳聋研究,我跟各种技术打起了交道,做的过程中,我的兴趣也慢慢被培养了起来。”迄今为止,单细胞测序分析、AAV介导的基因治疗体系等耳科前沿技术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对老年性耳聋发病机理的研究,更成为了他的工作重心。
2015年至今,从发现调控毛细胞衰老的关键信号通路到绘制小鼠耳蜗衰老单细胞图谱,再到鉴定调控毛细胞衰老的关键基因,付小龙历经了接近十年的时间。“坚定目标、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已成为他的人生写照。
探索创新
推动研究“落地”到临床
付小龙介绍,目前老年性耳聋已出现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也常伴随耳聋症状出现,相比儿童听障,老年人听力下降是隐性、渐进的,容易被家人和自己忽略。大部分人认为“听不清”是伴随人老的“小毛病”。但从最开始一点点的反应慢、打岔,到最后真正被怀疑听力有问题时往往已经到了很迟的阶段,导致不可挽回的损伤,长此以往,甚至影响患者认知。“干预老年性耳聋,做到早诊早治,刻不容缓,要探索创新,使研究‘落地’到临床。”他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付小龙发现了西罗莫司对于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功效,他与从事药物精准递送的团队进行合作,通过血液测序找到容易出现老年性耳聋的“潜在患者”家系,配以个性化口服方案,为提前干预、延缓或避免老年性耳聋的出现贡献了新的可能。
近年来,付小龙在《Nature Cell B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PNA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2篇。不仅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青年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65批基金山东省博士后自主创新项目等,还获得国家基金委优青,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带头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评审专家等称号。在老年性耳聋治疗领域,他既是前行者,又是开拓者。
人才培养
凝聚合力寻找“最优解”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年的研究生涯让付小龙明白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不仅着眼技术创新,对于团队管理,他也有独特心得。
几年前,付小龙作为Principal Investigator(PI)之一首批入驻百度开云体育app科创中心,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独立申请科研项目,并负责研究团队的管理,为行业传送更多优秀人才。目前课题组有教授(或研究员)2名,副教授(或副研究员)6名,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
为做好课题,哪怕再累,付小龙也会挤出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对于成员的创新设想,他也事事有回应。近年来,在他的帮助下,付小龙及其团队在老年性耳聋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利用小鼠模型探究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时,他们发现了耳蜗中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点复合物1信号通路(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的失活可以使小鼠抵抗老年性耳聋,反之,耳蜗中mTORC1信号的持续激活可导致毛细胞过早死亡,第一次阐明了mTORC1信号通路在老年性耳聋中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耳聋提供了新思路。
付小龙认为,团队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各司其职,而是彼此思想的碰撞,合力去找出方案“最优解”。他从不以专业自大,而是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一开始帮助队员找课题时,我是专家,但随着文献阅读量的增长和实验积累,成员们渐渐懂得比我还多,在团体讨论时,我总能学到许多。只有发挥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使研究效果达到最佳。”他说。